袁世振上任仅一个月,就被内外勾结、上下齐手治得不要不要的。

也幸亏他不是一般人,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调整好自己的心态,不再张口闭口打击‘囤户’。

然后还放低姿态,去‘囤户’家中虚心请教,着手设计新的改革方案。

大明盐政发展到如今的地步,实际上已经积重难返了。

袁世振的这一次改革其实从一开始就错了,还错得离谱。

他把目标对准了大盐商,认为是他们囤积了大量的食盐,所以导致市场缺货。

但实际上大明盐政败坏的根源是历代皇帝都把盐政的税金,当成是一种可自由支配的货币来使用。

本质上是跟大明宝钞崩坏的原因一样,就是货币超发,引起的通货膨胀。

可是盐引又不是货币,并不能当成货币流通,所以最后就导致现在的局面,大量的盐引无法兑现。

好在盐引本身有专买专卖的制度保护,所以有大盐商,也就是‘囤户’囤盐引。

没错,大盐商囤的,就是盐引,而非真正的食盐。

也正是由于大盐商们囤了许多盐引,所以导致盐引的通货膨胀迟迟没有到来。

而盐商们囤盐引也并非什么爱国主义的高尚情操,而是为了便于自己贩卖私盐。

盐商囤盐引有两个好处:其一,是因为手中有大量的盐引可以控制官盐的价格。

只要官盐始终保持着供小于求,盐价就会一直高企不下;

其二,大部分盐商卖官盐都只是幌子,其实私下里他们卖的都是私盐。

这就叫做私盐官卖,加大了查处的难度,为私盐大行于世提供了便利。

其实最先这么干的人也不是别人,正是万历皇帝自己。

福王实际上就是万历皇帝的私人钱袋子,他拼了命的想给福王多一点送一些钱。

其实就是把国库的财富往自己私人的钱袋子中多装一点。

这是典型的损公肥私的做法。

身为一国皇帝,能干出这样的事来,实在非常之荒唐。

但是确确实实这一切又都真实发生了。

一切都源于万历八年(1580年)的一次醉酒。

已经十八岁的万历皇帝在后宫醉酒闹事,失态之下拔剑追杀太监,场面极其混乱。

司礼监秉笔太监冯保将此事报告孝定皇太后。